首页 > 资讯

广州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两斤多 院士们提出破解之道

2015/05/25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和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在座谈会结束后,仍意犹未尽地交谈着。

广东省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举行,10多名院士为广东创新驱动发展出谋划策

■新快报记者 唐星 通讯员 谢思佳 符信

■新快报记者 宁彪/摄影

广州、深圳人均每天产生生活垃圾超1.3公斤,珠三角生活垃圾七成靠填埋;广东省70%水资源量为珠江流域上游来水,但珠江流域25%的断面水质受不同程度的污染……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在广州召开期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政府联合主办的广东省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昨日在广州举行,十余名院士现场为广东发展提意见建议。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省长朱小丹出席座谈会并讲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在会上介绍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林雄主持座谈会。中国科协领导尚勇、王春法、沈爱民、吴海鹰出席会议。

数月来,19位院士和专家分为23组,深入广东各有关部门、相关县市、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产业园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专题调研。会上,院士专家们与省领导面对面交流座谈,为广东创新驱动发展出谋划策。

受省委书记胡春华委托,朱小丹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各位院士专家表示欢迎并致以崇高敬意。“面对面聆听院士专家的研究成果,将为广东发展提供决策咨询,这将对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起到促进作用。”朱小丹指出,各位院士的调研和发言视野宽广,站在全球视野审视广东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帮助跳出广东看广东,同时课题领域涵盖了我省当前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指导意义强。

朱小丹表示,我省将系统梳理学习研究本次年会成果,认真消化吸收院士意见建议,将好的建议充分吸纳到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中,转化为我省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具体措施、政策和行动,并围绕院士专家意见建议,尽快分解制定落实方案,加强项目跟踪对接服务,切实把各项成果利用转化好,努力取得最大成效。

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

珠三角要成为技术创新强吸引力之地

针对广东省的发展,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座谈会上建议,要把珠三角城市群办成技术创新强吸引力的地方。

韩启德表示,广东机器多,制造业多,改革开放初期吸引了很多农民工来打工,如今则要把制造业和信息化、创新驱动结合,让技术创新成为吸引力,吸引来的就是科技人员和大学生。

韩启德同时建议,广东应重点发展科技服务业,技术创新不一定都在广东,通过畅通中间渠道,全国的技术成果都可以来广东做交易,争取研发成果在广东落地。他表示,珠三角发展科技服务业,高端创新基地,将研发成果落地到欠发达地区,有助解决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院士发言

陈勇:广州年产生600万吨生活垃圾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勇在座谈会上,就“广东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城乡矿山发展研究”作发言。

陈勇介绍,省科协日前组织开展了“城乡矿山”发展研究专题调研,调研统计出了全省及地区的各类废物生产量的基本情况。根据初步调研,珠三角地区的广州、深圳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超过1.3kg/天,年产生总量分别超过600万吨和500万吨,而粤东西北地区人均产生量小于1kg/天;农林废物集中在粤东西北地区,建筑废物则在珠三角地区集中,广州建筑废物年产生量超过4000万吨。

陈勇介绍,根据初步调研,珠三角地区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主要是填埋,占70%左右,其次是焚烧和堆肥;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被随意弃置或简单焚烧情况严重;建筑垃圾大部分进行填埋,少量农林废物被综合利用,但田边焚烧现象屡禁不止;市政污泥少量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但大量填埋或弃置。

陈勇表示,发展“城乡矿山”可以解决城乡废物对大气、水、土壤的污染,使城乡废物成为巨大的能源库与资源库。他建议,发展“城乡矿山”必须走综合利用的路,采取系统集成的技术,以提高废物再生利用综合效益,减少二次污染。同时建立“城乡矿山”发展产业园,将废物预处理、资源化循环利用、终处理系统以及相关环保产品和环境监测管理、投融资体系等集中于产业园内。


  侯立安:珠江流域25%断面水质受污染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在座谈会上就珠江流域生态环境跨界保护与污染治理发展战略提出建议,他介绍,广东省70%水资源量为珠江流域上游来水,上游供水水质对辖区社会经济发展和饮用水安全保障至关重要。

侯立安介绍,今年4月,中国环境学会联合省科协、省水利厅等部门,对珠江流域广州段和韩江流域进行重点调研。

调研组发现,珠三角流域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但局部污染严重。据统计,珠江流域目前约有25%的断面水质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其中约有12%达到重度污染,在珠江流域片的各水资源二级区中,南北盘江水质最差,全年水质达一至三类的水功能区仅占46.5%,其次就是珠江三角洲,全年水质达一至三类的水功能区占58.2%。

针对日前珠江爆出含抗生素,侯立安表示:“不仅珠江流域有抗生素,其他流域也有,含量远超发达国家标准。”

侯立安建议,应该建立珠江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上游水源地为保护生态环境涵养水源进行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产生直接成本,也限制了一些产业的发展,应该综合考虑这些成本确定合理补偿模式。

  钟南山:科研经费和设备难以跨境使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针对粤港澳合作需要新的机制设计为主题发言,直言粤港澳科技合作面临制度性障碍。

钟南山介绍,目前在对待港澳科研机构和人员上,仍然视为境外机构和人员。在申报科研项目上有严格限制,经费使用有严格规定,内地科研人员参与港澳两地共同研究的项目,科研经费和人员出入境也受到严格限制。钟南山称,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只能用工业用电,一个月电费支出10多万元。香港院校也不能在国内独立设立博士后工作站。

同时,外汇管制过严,科研经费难以跨境使用。钟南山举例称,以香港在深圳设立教育和研究机构为例,其经费原来可以驻内地机构办公经费名义从香港校本部转入,由于国家外汇管理政策收紧,就不能走此路径,而且不能接受境外拨款。当前只能以增加注册资金方式短期解决研究院运营的费用。粤港两地资助的联合研究项目,内地的研究经费只能限于内地使用,香港方面的经费也不能拿到内地使用。

钟南山还认为,目前还存在关税征收不当,科研设备入境困难。香港6所高校在深圳设立的研究院被海关认定为境外法人事业单位。进口科研设备和实验用品时要征高额关税,也不能接受香港本部的设备捐赠,极大增加了香港驻深圳科研机构在采购设备上的成本。

另外,所得税双重缴纳,导致科研人员积极性受挫。港澳科研人员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还必须在内地工作满183天,随后按照内地标准征收个人所得税,这意味着港澳专家要同时在港澳和内地缴纳两次所得税。

因此,钟南山建议给予港澳科研机构和人员国民待遇,不应把港澳大学和科研机构视为境外机构。国家科技政策应向港澳覆盖。减少或者免征港澳科研设备关税和科研人员所得税,放宽科研人员、设备和实验用品的过境管理。建议设立技术签证,放松科研经费的外汇管制,允许设立博士后工作站。








【转载请注明转自番禺招聘网P3.cnhttp://www.p3.cn

番聘人才网P3.Cn是广州番禺地区镇街招聘求职的“线上+线下”人才服务平台,所有招聘信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广州优才网络信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企业招聘服务热线:13798187733  办公地址:番禺区桥南街南郊路131号301(哈街)

粤ICP备2021087845号 |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011300313  | 公安备案号 44011302000367

工作日 周一到周五

时间 8:30~18:00

企业服务热线 13798187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