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余荫山房百多年来数十扇门窗缺失,两代人接力修复

2017/11/07

100多年来,广东四大名园之一——余荫山房历经数次用途变更,由于自然和人为损坏等原因,园内数十扇门窗缺失,成为一大缺憾。20世纪八九十年代,番禺区文保人走街串巷为追寻遗失门窗而奔走,并留下了珍贵口述资料。2015年,余荫山房再次启动门窗修复工作,对园内善言邬公祠缺失的54扇屏门、窗扇,深柳堂缺失的8扇屏门,瑜园缺失的12扇窗扇进行修复。近日,跨越数十年、经两代人接力的门窗修复工程终于接近完工,名园重现历史风貌。

余荫山房如何最大限度恢复门窗原貌?两代文保人做了哪些努力?记者走进余荫山房,揭秘这座名园“补门”背后的故事。

前辈遗憾

缺失门与窗,名园朱颜改

余荫山房是清代广东四大古典私家园林之一,位于番禺区南村镇,始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已有150年历史。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近代优秀建筑单位,余荫山房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余荫山房景区负责人沈瑜元表示,余荫山房既是岭南园林文化瑰宝,又是岭南宗祠文化、书院文化的代表,它是寓宗祠、书院、园林文化为一体的文化实体。然而,余荫山房也有一大缺憾——数十扇门窗缺失。

门窗缺失成名园遗憾

沈瑜元说,100多年来,余荫山房历经数次用途变更。1950年,它从私家园林转为办公、办学用地,在其所有制和使用功能方面都发生了变化。直到1983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余荫山房为文物保护单位,此后其保护工作正式进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1985年,余荫山房正式对游客开放,成为文化旅游胜地。

余荫山房历经百年沧桑,长期遭受风吹雨打,虫蚁侵蚀,伤痕累累,部分结构和构件损坏严重。” 沈瑜元说,在私家园林转制为公有用途及文革期间,部分珍贵门窗构件遗失。

据统计,余荫山房善言邬公祠中堂(享堂)、寝堂屏门缺失共18扇、两侧廊庑窗扇缺失共36扇,深柳堂屏门缺失共8扇,瑜园二楼船厅窗扇缺失共12扇等。74扇门窗的缺失成为名园的一大遗憾。

门窗缺失对余荫山房这座岭南名园有怎样的影响呢?余荫山房一名负责人向记者解释说,从感性认知层面,门窗缺失给人们认识建筑原貌带来了困难,不免让人产生“古建筑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遗憾。

门窗是古建筑“联结者”

该负责人以善言邬公祠缺失的18扇屏门为例,分析了门窗的价值。他表示,门窗在建筑学上有重要的空间组织作用。祠堂中轴线上依次布局为:门厅——中堂(享堂)——寝堂。中堂(享堂)为祠堂主要的活动场所,是宗族的会议厅。寝堂是安放祖先神位之所,而屏门则是这些空间“分割线”与“联结者”。

该负责人表示,从分割角度而言,屏门作为空间的“分割线”,将中堂(享堂)、寝堂从视觉上分隔开来,标识出建筑之间的层次,展现出“进深三间”的形制规格。此外,屏门为二堂构建起立体空间的领域感,形成具有封闭性、私密性的建筑场所。


满洲窗在工匠手中一点点呈现风貌。

从联结角度来讲,屏门具有“隔而不断”的特点,不破坏通道的连续性,二堂之间通过门、廊相连,引导人们穿“门”“堂”而过,层层递进,产生深远而没有穷尽的感受。此外,遇有祭祖、婚丧大事可以敞开或者拆卸屏门,打通内外,形成开阔空间,扩大使用面积。


细心拼装,一丝不苟。

该负责人还表示,门窗是古建筑整体美不可或缺的元素。善言邬公祠的18扇屏门不仅是连通室内外的系统元素,更是人们认识邬氏家族历史文化的窗口。“第一,高大的屏门使建筑显得大气和稳重,强化了祠堂的庄严气氛和家族权威。第二,传统祠堂屏门的装饰采用精美细致的雕刻,图案灵动多变,形成视觉美。第三,屏门装饰讲究排场、气派,表达了宗族兴旺发达的愿望,起到道德教化的作用。”

前辈留下资料 工匠修旧如初

说起为余荫山房补门的事,沈瑜元表示,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余荫山房管理方曾走访番禺南村镇一带的民居,意欲寻回这些门窗,但没有结果。沈瑜元说,曾经参与1984年余荫山房首次修复工作的邬练球老人当时主张按照遗存的抱框对缺失的门窗恢复。在余荫山房作为公用办公场所时期,南村镇南村公社原工作人员罗浩泉曾在山房里工作过,他也曾为恢复园内门窗提供了很多建议。“可惜直到他们去世,都未能亲眼见证缺失门窗的修复。” 沈瑜元说。

最大限度采用原构件

记者了解到,2015年,余荫山房管理处再次启动对缺失门窗的修复工作,计划分阶段实施,总投资约100万。“善言邬公祠、深柳堂、瑜园一共缺失74扇门窗,数量很大,修复这些门窗是个大工程。”

为了完成修复工作,余荫山房管理处对门窗现存的抱框进行了勘查,并根据现存槛框制定出制作的尺寸。“门窗的形制参考了邬老、罗老两位前辈的口述资料和当地长者的印象,并参照了余荫山房现存门窗的制法。”一位参与门窗修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木门安装很讲究“慢工出细活”。

为了让修复门窗最大限度接近原貌,余荫山房管理处人员曾走访了南番顺三地多处祠堂,查阅《邬氏光大堂族谱》等历史资料,经过多次修改、研究,最终确定了修复工程的设计图纸。该工作人员介绍,修复工作最大限度采用原构件(部分门窗的上槛、转轴、抱柱保存完好),由番禺本地传统工匠使用优质木料和榫卯工艺进行制作,木作、拼装、上漆、安装严格按照传统工序进行。古建筑修复讲究“慢工出细活”。2015年,善言邬公祠两侧廊庑36扇满洲窗恢复;2016年,深柳堂8扇屏门重新开启;今年,善言邬公祠18扇屏门完成修复。目前,瑜园二楼船厅12扇满洲窗正在进行拼装。

余荫山房重现旧时风光

余荫山房一位参与修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修复的善言邬公祠屏门的黑色门板上采用镂空雕、阳刻的雕刻手法,刻出具有吉祥寓意的莲荷、插花瓶、古钱、如意等金漆木雕图案,大大丰富了祠堂的文化内涵。瑜园是原主人邬彬第四代孙邬仲瑜于1922年添建的息居之所,体现了清末民初大家族的生活起居。该工作人员表示,本次二楼船厅修复的12扇满洲窗饰以共计700余片彩色玻璃,工艺复杂,体现出浓厚的岭南风情。


透过屏门,院内建筑若隐若现,构成一幅“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佳景。

余荫山房以“藏而不露”、“缩龙成寸”的造园技法而闻名于世。该工作人员表示,修复后的门窗重现了古建筑原有的空间组织。透过门窗,亭台楼榭、山石池桥若隐若现,框成一幅“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佳景,尽显“藏而不露”、“缩龙成寸”的韵味。



【转载请注明转自番禺招聘网P3.cnhttp://www.p3.cn

番聘人才网P3.Cn是广州番禺地区镇街招聘求职的“线上+线下”人才服务平台,所有招聘信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广州优才网络信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企业招聘服务热线:13798187733  办公地址:番禺区桥南街南郊路131号301(哈街)

粤ICP备2021087845号 |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011300313  | 公安备案号 44011302000367

工作日 周一到周五

时间 8:30~18:00

企业服务热线 13798187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