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两大文保组织助力十三行地区微改造

2017/04/14

巡查施工、提交老字号线索、拍照记录、研究文献、做口述史、提建议……

“这里老房子就好似自己的仔仔女女……”

“我希望利用自己的专业,让微改造的项目更加好。”

……

只要一发现异常,就立即上报广州市政府服务热线12345并向新快报报料,提醒微改造中注意保留老字号的遗存。

在广州的十三行地区微改造中,两大文保组织以自己的热情与专业,为微改造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巡查施工、提交老字号线索、拍照记录、研究文献、做口述史、提建议……

■策划统筹:何姗

■采写:新快报记者 莫冠婷 何姗

进展:第一次参与政府项目

2月21日,由文保组织@省城风物组建的“十三行区域研究组”,在招募帖中就明确了行动目标:“我们对十三行地区能否有效保护原有历史风貌十分关心,不定期反馈我们对微改造的意见。”

而由文保组织@古粤秀色牵头成立的“十三行地块巡查组”也提出他们的“使命”:“更好履行民间组织监督、保护历史建筑的职责,让十三行街区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改造,优化居民生活环境,保护好有历史空间感的建筑。”

这也是广州文保组织第一次参与政府的项目。

准备:“省城风物”9个月查找整理

发掘出50多家药业老字号遗址

广州十三行在清代一口通商时期已享誉全球,民国时期是广东省城的经济中心。桨栏路、和平东路、豆栏上街等街巷的商贸建筑基本保留了民国时期历史原貌和大量的历史信息,是广州作为商贸之都难得一见的代表性建筑。

历经百年变迁,十三行地区如今变成广州重要的专业批发市场。马路两旁建筑上残存的大量老字号痕迹,并不被很多人注意。

然而,广州文保志愿者组织@省城风物却用了9个月发掘出这些老房子的“身世”,辨认出50多家药业老字号遗址,“还原”出桨栏路曾是广州民国时期著名的“中成药一条街”。还向新快报“广州历史建筑普查”专栏提名历史建筑线索,其中11处被列入广州市历史建筑名录。

“这里老房子就好似自己的仔仔女女……”省城风物的负责人之一叶嘉良是“十三行区域研究组”的发起人,他一直为十三行地区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传承而努力。

在此之前,广州文保志愿者组织多热衷于穿街过巷发掘老房子遗存、用相机和笔墨记录和宣传城市历史文化、或者搞讲座与导赏、或研究广州老建筑历史、提名历史建筑、举报老房子受破坏……表达他们对保护广州历史文化遗产的参与。

但“十三行区域研究组”不再满足之前的工作,除了关注微改造中对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希望通过收集、研究史料,将发掘出的十三行地区历史线索提供给政府作为下一步开发十三行地区的参考。”叶嘉良说。

成员:多为广州仔女

近半为文保志愿者

2月21日,“十三行区域研究组”在网上发出招募,三天内就有约30人报名,目前成员近40人。成员横跨70后至90后,80后人数最多。大部分已经工作。近半队员都是在文保界活跃多年的积极分子,经常参加各类老街导赏活动,其中有来自广州街坊情、河南地文保组织的成员。

队员大部分是广州仔女,一讲起十三行地区,就勾起他们对这个地区的深厚感情:

广州女@新新新奇士在西关长大:“这边是我高中之前每天都行过的路,我唔想停留在只是说的层面,想身体力行,做一些有建设性的事。”

中大研一学生@久忍不住感慨:“虽然是广州人,但读中学时,对广州特色、历史是一啲意识都无,学校也不会教。后来上大学,接触了外省同学,先知道广州是咁有特色的地方。亲人在的时候,我们无意识去了解他的故事;到我们有意识,人已经走了,其实人和地方都是一个道理。我觉得再不了解,就好可惜了。”

还有一部分成员看到其他微改造项目的前车之鉴,希望尽一份力:

“我希望利用自己的专业,让微改造的项目更加好。”

而来自福建的@向日葵虽然来广州工作只有一年,但她十分热爱老街老房子:“我对文物、博物馆方面的条例、知识烂熟于心,希望能在这方面帮助到小组的工作。”

“十三行区域研究组”初步分为5个小组:照片资料整理组、口述访问组、活动联络组、学术研究组、文化出版组。

行动:两周暴走,拍摄全部900多栋房子

每周巡查施工

2月下旬,“十三行区域研究组”首先通过新快报向十三行地区微改造设计单位提交了老字号名单线索和老照片,提醒微改造中注意保留这些老字号的遗存。

“关键系我地有足够的史料同理据,同埋让更多人了解到文化的重要性。”组员睡雾狮说。

设计团队负责人一接到这份线索,如获至宝,马上到现场指导施工人员注意保留这些字号遗迹,以防在改造中被清理掉。

“照片组最紧急,我们要赶在搭棚前,把建筑原貌记录下来。”“十三行区域研究组”负责人之一Joanne发起号召。2月24日晚,广州气温只有10℃左右,组员们冒着严寒首次“扫街”,在施工现场拍照记录。

半个月后,小组已经将十三行地区微改造范围内共计约900个门牌号的建筑全部拍完。

“收集回来的建筑构建细节、历史痕迹等资料,已经递交给设计公司,接下来会紧跟他们的施工,有什么差错会马上找他们。”负责人之一Ben说。

而“十三行地块巡查组”成员@用心用意、@小街大巷广州仔也针对受保护的历史建筑线索、传统风貌建筑线索进行重点拍摄。“由于前两年已经拍摄这片区的整体风貌,一旦发现疑似破坏外立面,我们就会上报给12345。”小组负责人杨华辉说。

两个组织每周都出动巡查施工,还建立了微信群,及时汇报施工的最新消息。

计划:和居民做口述史、查文献

建民国十三行地区资料库

除了巡查,“十三行区域研究组”的另一工作是:“借助微改造的机会,发动公众查找十三行地区民国时期的图像、文献或进行口述访谈,建立‘十三行地区民国时期资料库’。”

队员@sweet 小婷婷说;“我们唯一可以做到的是拿齐资料和有关部门沟通,尽量保留原来的历史风貌;至少我们是努力过的。就算乜都做唔到,最后把所有的资料记录下来,留给下一代做研究,都算成功了。”

接下来,负责对街坊、租客、商家进行访谈的口述访问组也准备开工。“我们要保护建筑,存史。”叶嘉良说,“目前活动联络组正在和当地街道办、居委会联系,希望通过他们找到老街坊做有关十三行历史变迁的口述史访谈。”

提建议:加强内部消防 找老字号回来做旗舰店

“我们的角色,除了保存和研究历史;及时收集和向关心改造的市民发送改造进度;还会对微改造提建议。”“十三行区域研究组”负责人之一Ben发起动员,大家也碰撞出不少有趣的思路:

@久建议:“除了保护建筑原貌,还应在建筑和街区的硬件设施方面多提意见,布匹好容易着火,万一烧起来,对老建筑的破坏程度和范围更大。建议政府加强建筑内部消防措施。所以口述组的工作好重要,可以多多入屋,发现安全隐患。”

叶嘉良说:“我们要保护建筑,保存历史,当然,居民的看法我们也要了解。居民利益方面我们只能尽力而为。”

@睡雾狮认为:“街区的重塑,首先参与的肯定系当地的人。”

还有成员思考街区的未来定位:“将批发市场转移,改变街区定位”,“揾翻d药品老字号翻来做形象旗舰店!”

一讲起小组工作的意义,原来平静的@睡雾狮显得有些激动:“我们唔一定能影响到政府的决定,但通过小小的行动,逐步改变人们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思想,挖掘和保护在我地身边但又无人问津的文化历史……”

市国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力支持社会公众参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活化工作。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再造涉及社区公众利益,应推进公众参与,形成自下而上的参与模式,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

截止到2016年5月底,广州先后成立了广州历史乡村保护和发展协会、广州市乞巧文化交流协会、广州市黄埔古村文化传承促进会、广州博纳广府传统文化促进会、广州市建筑遗产保护协会、广州市古粤秀色本土文化宣传协会共6家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类社会组织。其中,广州市古粤秀色本土文化宣传协会获得2016年度省级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专项资金30万元。

市国规委透露:将在越秀、荔湾、海珠推动“历史建筑和预保护建筑志愿者巡查项目”,组织志愿者开展定期巡查并报告情况,吸引公众加入到名城保护的行列中来。


【转载请注明转自番禺招聘网P3.cnhttp://www.p3.cn

番聘人才网P3.Cn是广州番禺地区镇街招聘求职的“线上+线下”人才服务平台,所有招聘信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广州优才网络信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企业招聘服务热线:13798187733  办公地址:番禺区桥南街南郊路131号301(哈街)

粤ICP备2021087845号 |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011300313  | 公安备案号 44011302000367

工作日 周一到周五

时间 8:30~18:00

企业服务热线 13798187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