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2016广州步行区发展规划 中心区将引入绿道

2016/05/05

 广州旧城区将打造高品质步行示范区

  囊括约20平方公里的广州历史城区范围

  步行可谓是绿色交通系统中的最佳形式。昨日,广州旧城区步行系统改善规划项目开始招标,目标是要将29平方公里的旧城区打造成为高品质的步行示范区,为步行系统改善在全市推广提供参考。

  专家认为,广州面临的挑战就是怎样将绿道引入城市中心区,应该重点完善越秀、荔湾、海珠等老城区以及珠江新城、白云新城等功能区的步行系统,可在珠江和河涌两岸设置“慢行桥”,在人行道设置风雨连廊,以网络化构建城市慢行系统。

  项目招标

  覆盖广州历史城区 规划到2020年

  本次进行招标的广州旧城区步行系统改善规划项目,最高限价为255 万元,研究基准年为 2015 年,规划年为 2020 年。研究主要是针对内环路以内的范围,区域面积约 29平方公里,覆盖越秀、荔湾和海珠的部分地区,将约20平方公里的广州历史城区范围全部囊括。

  本次规划要求提出的改善措施必须真正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能重新塑造旧城区(内环路以内)的步行空间和人文环境,提升旧城区(内环路以内)的城市空间品质。制定指导步行系统改善的精准化标准与方案,将旧城区(内环路以内)打造成为高品质的步行示范区,为步行系统改善在全市推广提供参考。

  据悉,该项目首先要对广州市旧城区(内环路以内)现状步行系统普查,全面摸查清楚现状地区步行系统,弄清楚能提供步行空间的街巷分布。对旧城区(内环路以内)的行人交通总量和行人交通分布进行预测,根据不同类型的步行交通的需求,相应提出交通型、休闲型等不同类型的步行空间改善策略。

  市民心声

  步行者骑行者抢路 最好能人车道分流

  市民彭先生家住滨江路附近,经常步行前往老城区上班,他笑称:“既能锻炼身体、也不用受堵车之苦,每次走40多分钟,还是很不错的。”但过江的一段路却让彭先生不敢恭维,他表示:“我每次都要走江湾桥过江,珠江上的大桥很少考虑行人的感受,主要还是走车的。首先,大桥没有专门的人行道,或者说没有专门的自行车道,大桥两边一米多宽的台阶上,行人自行车混杂,有些骑车者不肯下车推行。此外,人行道与汽车道只有一个铁栅栏隔开,行人身边的汽车呼啸而过,这些对行人来说都是很大的安全隐患。”

  珠江两岸的滨江路和沿江路已经成为市民锻炼、休闲的好场所,每天早晚都非常热闹,有人在路上跑步、散步、遛狗或者聚在一起唱歌等。但因为两条路上同样没有专门的自行车道,也有不少年轻人和上下班的人在人行道上骑自行车,某些路段还有专供游人骑行的双人单车,人车混杂的现象也比较明显。一位带着孩子的妈妈就告诉记者:“带孩子散步我都特别小心,有些年轻人骑车速度太快,如果能把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分开来就好了。”

 专家建议

  珠江和河涌两岸 可设置“慢行桥”

  长期关注广州慢行交通建设的美国交通发展与政策研究所执行副总裁卡尔·费表示,对城市而言,慢行系统连通性非常重要,像绿道应该是安静、安全、绿色的,沿线都有很多居民的活动,而且是要有直达性。而绿道和人行设施应该整合在一起考虑的,广州很大的问题就是连通性没有实现,面临的挑战就是怎样将绿道引入城市中心区。

  规划部门表示,现有的步行系统存在诸多不友好因素(不连续、净宽不够、视线不好等),需重新塑造旧城区的步行空间,改善人居环境。还有专家表示,广州在“十三五”必须要构建一个基本完成的慢行系统。现在有3000公里的绿道,差的就是连接。绿道建设和公共自行车的关键是硬件设施,一定要将这些过道、绿道全部都进行一个有机、科学的连通。要大力推广新加坡给市民建设风雨连廊的经验,在新加坡,所有小区、所有公交站都有非常简易的连廊,就好像过去的骑楼一样,非常适合有多雨气候特征的城市。

  专家还建议重点完善越秀、荔湾、海珠等老城区以及珠江新城、白云新城等功能区的步行系统,在珠江和河涌两岸设置“慢行桥”,在人行道设置风雨廊,以网络化构建城市慢行系统。

【转载请注明转自番禺招聘网P3.cnhttp://www.p3.cn

番聘人才网P3.Cn是广州番禺地区镇街招聘求职的“线上+线下”人才服务平台,所有招聘信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广州优才网络信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企业招聘服务热线:13798187733  办公地址:番禺区桥南街南郊路131号301(哈街)

粤ICP备2021087845号 |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011300313  | 公安备案号 44011302000367

工作日 周一到周五

时间 8:30~18:00

企业服务热线 13798187733